份说了这么一番话,再合适没有了
这是‘逼’的皇上不要有顾虑,不应该只念着私情,不应该什么话都要听臣下的谏言要有乾纲独断之气
永康帝心里这才一松,诚惶诚恐的站起来,在上面对着靖安侯拱手之后才道:“听靖安侯之言,朕心里就不由的想起先帝对朕的谆谆教导”他一副无奈的样子,“众爱卿都起来吧这天下谁都能有私,只朕不能……”
从地上起来的人,此时谁还敢说什么?不由的感叹,成也朝堂,败也朝堂一言不慎,终身悔晚!
永康帝这才坐回龙椅上,慢慢的打开折子,细细的看了起来下面的人都偷偷的打量皇上的脸色,但却没有人能从他的脸上看出别的神情来
良久,永康帝才默默的放下折子,看向楚源:“楚源,这本折子里,林林总总,罗列了你三十多条罪状其他的,朕就不说了,只一条,如果查实了,朕就不能容你!”他猛地站起身来,将手里的折子往楚源的跟前一扔,“通敌叛国!我大周的丞相,竟然通敌叛国!”他一副气不可耐的样子,“竟然从二十年前,你跟北辽就眉来眼去御史甘海潮发现了端倪,竟然被你陷害落了个满门抄斩!通敌叛国,陷害忠良!楚源,你该当何罪?”
大殿里的人都被皇上这一通吼给震慑的不敢开口了!
通敌叛国!
我的天啊!这种事没有证据可不能乱说的而这通敌罪却又是最难被人拿到证据的
众人的视线不由的都看向薛恒,这人到底是谁?要是名不见经传的人是不可能拿到这些证据的难道他背后有人?
想起皇上的作态,众人心里一寒,这该不是皇上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吧?
可薛恒自己心里还发蒙呢他手里只有云州那点证据可如今这折子上写的可不光是自己知道的那一点那么简单甚至还牵扯出了甘海潮旧案
在云隐公主被册封的时候,宫里的宸贵妃的身份就不再是秘密谁都知道她是罪臣之女,才致使她跟皇上这一对青梅竹马被迫拆散,致使好好的公主弄得成了来历不明的私生女想起云隐公主,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急着对楚源出手了
甘家一天不平反,宸贵妃的身上就有污点
这会子了,楚源反而镇定了下来,他还真拿起皇上扔过来的折子认真的看了起来通敌这事,他还真没做!但跟金成安密谋造反的事,是真有!可这折子倒也有意思,事情都是真事情,但却偷梁换柱,半点都没提他跟金成安的事,反倒强塞了一个通敌的罪名来再看到这牵扯出的甘海潮的的事,他就更想笑了甘海潮当年为什么死的,没有人比皇上更清楚了那时候先帝还只是皇子,不得皇上喜欢,又被册封为瑕王可以说于皇位是无缘的但先帝可不是认命的性子私下里从北辽借兵,伏击了平叛归来的晋王又跟海盗勾结,取了去沿海巡视的鲁王的性命这些事都是被自己扫的尾巴,偏偏被甘海潮发现了首尾他早怀疑自己跟金成安的父亲老谨国公有牵扯,以为这一切都是自己跟老谨国公干出来的,打算谋反他打算揭发,被先帝知道了就先下手为强,直接要了甘海潮一家的命这里面还真没有自己的首尾当年甘家出事的时候,当今的皇上都十四五了,早就是懂事的年纪了不可能没有察觉如今反倒将罪名这么按在自己身上他还真是百口莫辩了!自己这是替先帝背了黑锅了!他第一次发现,这世上真没有一个讲理的地方了
今儿要是敢把当年的事露出来半分,皇上非诛杀了楚家九族不可!
不行!绝对不行!自己这么大年纪了,也活够本了可楚家几百号人,却不能搭进去还有跟着自己的属下,今儿已经是被牵连了自己要是再不知趣,这些人也别想有个善终但叫自己这么认命,却绝对不行这通敌叛国,也是要诛九族的不管怎么说,得把一下子的性命的保下来
他拿着折子看了又看,想找出突破口直到看第五遍的时候,脑子里灵光一闪这次将折子合起来然后缓缓的笑了:“陛下!这折子上的罪名,老臣不认!”他睁着一双眼睛看着永康帝,“不知道陛下从折子上看出了什么,老臣却从折子上看出了点别的”他将手里的折子扬了扬,“甘海潮一案,才是这折子的根本十多年前的旧案了,早已经尘埃落定如今翻出来,是说高皇帝判错了?还是说先帝查错了?而如今被翻出来,老臣能想到的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有人希图用这个案子翻身!那么这人是谁?为什么要揪住陈年旧案不放呢?”话音一顿,他就拱手问道,“陛下,只怕,这就得问一问宸贵妃和云隐公主了!”
“老臣也要告状”楚源往下一跪,“告宸贵妃和云隐公主诬告之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