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零七章 浩荡百川流(16 / 20)  剑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囊中了,就连隔壁的金甲洲要被寡人拿下来。”

    类似这种屁话,都听得耳朵起茧了,钟魁只是有些奇怪,问道:“只是帮你讨要回来五成,就这么开心?你这是鬼上身了?”

    论财迷程度,这个胖子足可与陈平安媲美,甚至犹有过之。

    毕竟陈平安只是喜欢挣钱,花钱之大方,也是一绝。可是这个胖子,抠搜得令人发指。

    庾谨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古怪答案,“要对某些傻子好一点。”

    钟魁笑问道:“为何有此说?”

    庾谨嘿嘿笑道:“直觉。”

    ————

    天目书院。

    小书斋内,一位书院君子正在翻看一份书院秘档,是那仙都山即将创建宗门,名为青萍剑宗,是宝瓶洲落魄山的下宗。

    首任宗主崔东山。此外种秋来自桐叶洲的藕花福地,至于下宗掌律崔嵬和首席供奉米裕,都是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除了这几位必须记录在案,下宗其余成员,就无需跟书院报备了。

    他站起身,笑道:“稀客。”

    门口访客,是五溪书院的副山长,君子王宰。

    虽然温煜与王宰这两个性情相投的至交好友,如今都担任书院副山长,但其实在王宰从剑气长城返乡后,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才第二次见面。

    王宰看着拥挤不堪的书斋,“果然还是老样子。”

    书斋内除了书还是书,书架早已放满,地上也是层层叠叠而起的小书山,只是“山脚处”,都搁放了一块木板。

    悬了一块文房匾额,写有“不可独醒”四字。

    此外还有一幅装裱起来挂在墙上的字帖,是从一篇词中截取而来的内容。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是真迹!

    这只是温煜闲暇时的读书处,不是处理书院事务的地方,一般情况温煜也不会在此待客,所幸书斋内总算还有一条多余的椅子,只是也放了一大摞书籍,温煜可没有待客的觉悟,王宰只得自己动手,搬掉那座小书山后,坐在椅子上,风尘仆仆的副山长,长呼出一口气,“这一路好走,心力交瘁。”

    温煜知道王宰为何没有乘坐渡船,虽说五溪书院在一洲南边,但是许多事情,界线并不明显,儒家书院又不是那些仙家山头,不存在什么抢地盘的嫌疑。

    温煜调侃道:“鸣岐兄,先前那场文庙议事,出了好大风头,羡慕羡慕。”

    王宰,字鸣岐。

    王宰笑道:“换成是你,根本就不敢去铺子喝酒。”

    在剑气长城,王宰其实常去避暑行宫,只是那会儿隐官大人,还是萧愻,除了洛衫和竹庵两位剑仙,也能经常见到庞元济。

    因为王宰不但去过剑气长城,而且恰逢其会,还成为整个浩然天下,唯一一位留下一块无事牌的人书院儒生。

    正反两面,除了一句“待人宜宽,待己需严,以理服人,道德束己,天下太平,真正无事。”

    还有王宰之后临时加上的一行蝇头小楷,“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愿有此心者,事事无忧愁。”

    不是王宰写得有多好,而是在学宫书院以及浩然宗门眼中,王宰这块无事牌的存在,太过特殊了。

    是孤例。

    相邻两块无事牌,王宰记得很清楚。

    其中一块,是一位金甲洲剑仙的“肺腑之言”,“从不坑人二掌柜,酒品无双陈平安。”

    另外那块,“文圣一脉,学问不浅,脸皮更厚,二掌柜以后来我流霞洲,请你喝真正的好酒。”

    估计此人与当时王宰的处境差不多,是一位马上就会离开剑气长城返乡的浩然剑修。

    王宰有些怔怔出神,脸色黯然,温煜也不打搅,等到王宰回过神后,又有了笑脸。

    方才王宰其实本想说一句,你温煜以为那些无事牌,是写给外人看的吗?

    都是那些剑修们在自说自话。

    都是遗言!

    只是话到嘴边,王宰还是咽回肚子了。

    哪怕温煜是最要好的朋友,王宰也不愿意聊这个,只是笑道:“你是不知道,我当时厚着脸皮写了无事牌,受了多少冷嘲热讽,酒铺那边,有人称呼我是‘清流圣贤’和‘君子大人’,还当场问我是不是再酒水里下毒了。还有人劝我别坑害二掌柜了,说二掌柜人品再不行,这种事情还是做不出来的。”

    “当然,也被人误认为是陈平安的酒托了。”

    “这些都不算什么,你知道让我最难受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王宰自嘲道:“是有个蹲在路边的老剑修,元婴境,他晃着酒碗,朝我说了句,‘多半还算个剩下点良心的读书人。’”

    刚刚压下的那份复杂心绪,因为自己这句话,王宰又有些心情沉重起来。

    我们书院,从头到尾,都是外人。

    甚至从来不被剑气长城视为盟友。

    只有两个读书人,是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